<form id="vd97b"></form>
        <address id="vd97b"></address>

                服務

                Newsletter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5期:為什么在軟件中設定FF和SPI

                      反滲透系統在運行時原水中的一部分水流沿與膜表面垂直的方向透過膜,另外未透過的部分水流則沿著與膜表面平行的方向流過,因此在工藝上屬錯流過濾的范疇。在反滲透系統產水過程中,水流垂直透過反滲透膜時,原水中的鹽類和其它膠體污染物受給水的凈壓力作用被濃縮于膜表面,在膜表面沉淀或在空隙處的堆積。


                      有機污染物、微生物和細菌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和廢水之中。而實際運行中預處理一般無法完全去除,反滲透系統在處理該類水源時,水中尚存的有機物在膜分離過程中非常容易被吸附在膜表面上,所以我們在設計及對原水取樣分析時想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十分不易。一般情況下在設計使用該類水源的反滲透系統時,對有機物的全面分析只能從有機碳總含量(TOC),生物化學耗氧量(BOD)和化學耗氧量(COD)幾方面對水源進行鑒定。工程實踐證明:一般說來當原水TOC含量在2毫克/升以上時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TOC含量高于3毫克/升時就應該對存在于原水中的有機物進行細致的分析才好:這是因為水中有的有機物不僅會污染R/O膜,而且長期附在膜面上還會引起R/O膜的超薄屏障層的化學降解,進而引起膜性能的退化和降低。原水的生物含量檢測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因為微生物在進入R/O系統后,雖然不會吞噬膜材料,但是其在膜元件表面及內部尋找到形成生物膜的理想環境,以致于對膜元件形成生物污堵。


                      所以膜元件在實際運行時候,產水量和脫鹽率受這些運行條件的影響,是存在逐步下降的趨勢的。那么在軟件設計計算中,我們增加FF(污堵因子)和SPI(鹽透率增加系數)來模擬膜元件性能下降后對系統運行的影響。

                  軟件中FF和SPI
                  FF    Fouling Factor             污堵因子
                  SPI   Salt Passage Increase       鹽透率增加系數


                   

                  FF(污堵因子):  其含義為膜面被部分污堵后,尚未被堵的有效通水面積占總有效面積的比例。比如:對原水是井水來講,選用超低壓膜時,其三年后的污堵因子推薦值為0.85,即:膜面被堵面積占15%,未堵面積占85%。平均每年的污堵面積約為5%,也就是產水量每年下降5%。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污堵系數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對于某種具體水質而言,實際的污堵系數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推薦值,因此污堵系數的推薦值只是一個經驗值。預處理越完善,給水SDI越小,則污堵面積越小,即實際的污堵因子的值越大。
                  SPI(鹽透率增加系數):RO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制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致密度,脫鹽層越致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膜件在使用過程中,其脫鹽率會有所降低,即鹽透過率會上升,同樣由于受到給水水質、污染指數SDI值、設計水通量、運行維護水平、膜元件材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膜元件廠家無法給出具體的鹽透過率增加的速度,只能根據原水水質等條件,假設出一個數據供設計者參考。   
                  例如:原水為井水時,TM720D-400膜元件,每年鹽透過率增加為10%,那么一年后鹽透過率增加值=鹽透過率×每年鹽透過增加百分數。有些人會認為脫鹽率每年衰減10%,即最低脫鹽率99.8%的TM720D-400膜元件,1年后脫鹽率為89.82%,2年后79.84%,3年后69.86%,這種算法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計算應該是:1年后鹽透過率增加值=0.2%×10%=0.02%,可折算為1年后鹽透過率=0.2%+0.02%=0.22%,即一年后TM720D-400膜元件的最低脫鹽率為1-0.22%=99.78%。2年后鹽透率=0.22%×10%=0.022%,折算為2年后鹽透過率=0.22%+0.022%=0.242%,同理,3年后鹽透過率為0.2662%。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4期:反滲透系統的能耗計算

                  作為新興的水處理技術,反滲透水處理技術已經廣泛深入到我們日常的生產及生活之中,然而在我們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對反滲透系統的能耗不能準確評估。那么那些因素會影響到反滲透系統的能耗,又如何準確評估反滲透系統的能耗呢?希望通過本文給予一些說明。

                  1.RO系統能耗計算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改變不同工況,可以得到不同的能耗狀況,因此在反滲透系統運行過程中,通過對實際能耗的計算與調節,可以找到最佳節能運行點,從而降低反滲透系統的運行成本。

                  2.能耗計算的影響因素
                  (1)運行壓力和進水流量
                    運行壓力及進水量可以直接計算泵的有效輸出功率,在泵的軸功率不變的情況下,適當的選擇運行壓力與進水流量可以降低運行能耗。
                  (2)進水含鹽量
                    含鹽量直接影響系統的進水壓力,一般情況下,進水系統含鹽量越低,運行壓力會越低,系統運行的能耗越低,反之亦然。
                  (3)溫度
                    產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則運行的能耗會下降,因此適當提高運行溫度,可降低能耗。
                  (4)泵的效率
                    泵的運行效率不僅與泵本身的性能有關,還與整個系統的性能密切相關。要提高泵的運行效率必須站在系統的角度上,做到系統各組成的最佳匹配。
                  (5)能量回收裝置使用情況
                    能量回收裝置可以回收濃鹽水中蘊含的部分機械能,從而達到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3.能耗的計算方法
                  (1)常用計算公式
                   1)總能耗為各個耗能組件能耗之和;
                   2)各泵的能耗,需要根據水泵的功率計算公式分別計算,公式為: P=ρgQH/1000η ;
                     其中P:離心泵的軸功率,Kw; ρ:介質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Q-流量,m3/s;H:揚程,m;η:效率,% 。
                   3)也可以根據泵的壓力及流量信息,通過查詢各類泵的運行曲線,得到相應運行條件下的實際能耗。


                  (2)設計軟件的附加功能
                  東麗反滲透計算軟件(Toray Design System 2.0)中附帶能耗計算的功能,具體步驟如下:
                   1) 在“原水數據”頁面輸入原水數據;
                   2)  在“RO”設計頁面,根據要求水量及回收率情況設計膜組排列情況,選擇適合膜元件種類,并判斷是否需要添加段間增壓泵及增壓壓力;
                   3) 點擊“開始計算”,計算結束后即可在“報告”頁面查看系統能耗及噸水能耗情況;
                    此外,如果有系統各類泵的具體參數,可以在“泵信息”中錄入各類水泵的參數,供軟件計算使用。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問:反滲透膜結垢以后如何清洗?
                  答:在清洗以前確定膜表面污垢的類型是非常重要的。最理想的方式是對RO進水進行水質分析,或者對膜表面的污垢進行成分分析,以了解污垢形成的內涵。在不能采用化學分析的情況下,可以根據SDI測試膜片上殘留物的顏色、粘稠度等對污垢進行區分判別。例如,褐色的殘留物一般為鐵污垢;白色或米色殘留物則可能是硅、砂質粘土、鈣垢等;晶狀體外形殘留物是無機膠體、鈣垢的一個特征。
                  當確定了膜表面的垢物類型后,就必須選擇相應的清洗藥劑和清洗程序。清洗所用化學物質與污染物相互作用,通過溶解或分離,從而從膜表面清除掉污染物。一般在實施化學清洗前,先用軟化水或RO產品水對膜元件進行沖洗,然后針對不同的污垢成分,使用軟化水或RO產品水配制清洗藥劑,低壓(0.1-0.3MPa)循環,必要時循環與浸泡交替進行,浸泡時間取決于污垢的程度。清洗液溫度的提高可以改善清洗效果,但最高溫度與pH有關。在化學清洗之后,使用軟化水或RO產水將污染物徹底地沖出RO系統。
                  鹽酸或檸檬酸等酸性清洗藥品可用于碳酸鹽垢以及鐵污染在內的無機結垢。但對于硫酸鹽垢,必須盡早發現和處理,由于硫酸鹽的溶解度會隨溶液含鹽量的增加而增加,在NaOH和Na4-EDTA的清洗溶液中加入NaCl可能對清洗有所幫助。當結垢一周以上時,清洗效果值得懷疑。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3期:干式膜元件和濕式膜元件的區別

                  目前市場成熟的卷式反滲透膜元件產品中,從膜元件的保存形式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濕式膜元件,二是干式膜元件。關于兩種膜元件的特點各有說法,本文就兩種膜元件的形成和優缺點進行淺析。 

                  1.濕式膜元件和干式膜元件的產生原因

                  1)質量管理體系及理念的差異:濕式膜元件基本上是由于生產廠商執行的質量體系為全量檢測,要求每支出廠的膜元件都要進行標準溶液檢測,只要通過標準測試的膜元件才能作為合格產品出貨。而干式膜元件廠家執行的是產品抽檢體系,每個批次的膜元件進行抽檢標準溶液測試,抽檢后的膜元件為濕式膜元件,未檢測的膜元件為干式膜元件。

                  2)使用膜片的區別:常規的芳香族聚酰胺反滲透復合膜片的制造工藝大同小異,即把聚酯無紡布作為結構強度基層,在無紡布上預先涂敷一層高透水性微孔聚砜作為支撐層,然后通過界面重縮合法形成超薄膜的分離功能層,一般為濕膜。如需要干膜,還需將濕膜片進入干燥單元。因此,干膜片與濕膜片的區別在于干膜片是濕膜片經烘干制成。

                  3)膜元件卷制過程的區別:濕式膜元件使用的膜片為濕膜片,干式膜元件使用的膜片為干膜片。兩者的卷制工藝流程沒有明顯差異。但干式膜元件經標準溶液測試后即成為濕式膜元件,一般不會再進行膜元件的干燥。

                   

                  2.濕式膜元件與干式膜元件的優缺點對比

                   濕式膜元件的優點:

                  1)濕式膜元件一般每支膜元件出廠前都進行過膜元件的性能檢測,都能保證每支出廠膜元件的性能達到了標準,杜絕了瑕疵膜元件產品的出廠;

                  2)濕式膜元件初始性能優越,現場安裝后經過簡單的沖洗即可達到膜元件的最好性能,節省啟動時間和沖洗水源;

                  3)濕式膜元件的反滲透基本性能一般優越于干式膜元件,即膜元件的脫鹽率和產水量稍具優勢。

                  濕式膜元件的缺點:

                  1)濕式膜元件需要用保護液或者其他防護措施,膜元件需要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及保持膜元件不發生微生物污染。

                  2)由于膜元件是濕潤狀態,冬季冰點以下的運輸最好使用保溫車輛運輸或者到達目的地后需要在冰點以上的場所內進行保存。

                  干式膜元件的優點:

                  1)干式膜元件的制造技術和設備相對復雜一些,但干式膜元件不用保護液或者其他特殊防護措施,重量輕,運輸費用相對較低,膜元件存放時間較長。

                  2)干式膜元件由于沒有濕潤,冬季冰點以下運輸不用特殊車輛,運輸方便,同時對保存場所的條件要求也低。

                  干式膜元件的缺點:

                  1)膜元件出廠前采用抽檢,不能保證每支出廠的膜元件的性能都能達到標準,出廠的膜元件有瑕疵的存在可能性。

                  2)膜元件裝入系統后初期性能偏低,需要長時間浸泡和沖洗,膜元件性能才能逐步達到最佳狀態,浪費時間和沖洗水源;

                  3)膜元件的反滲透基本性能,即產水量和脫鹽率相對濕式膜元件一般稍低。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問:反滲透系統的預處理工藝選擇的要點是什么?

                  答:反滲透的主要功能是除鹽,為了保證反滲透系統的水回收率、透過水質量、透過水流量的穩定、運行費用的最低化、膜使用壽命的最佳化等,必須進行完善的預處理。具體預處理工藝選擇的依據和目標為: (1) 防止膜表面發生污染,即必須盡量去除懸浮固體、微生物、膠體物質及有機物,從而防止這些物質在膜表面沉淀或污堵在膜元件水流通道;(2)防止膜表面發生結垢,即必須盡量抑制難溶鹽如CaCO3、CaSO4、BaSO4、SrSO4、CaF2以及鐵、錳、鋁、硅化合物等在膜表面的沉淀;(3)防止膜承受物理和化學損傷,即必須盡量避免高溫、極端的酸性水或堿性水、氧化劑等對膜的影響。

                   

                  查看東麗更多膜應用特訊,請點擊: http://www.goootech.com/temp/lxdl/1/index.htm

                  更多信息,請關注藍星東麗的全新網站;www.www.kopuz.net,或者加入微信:藍星東麗TBMC,時時享受精彩膜訊息: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2期:反滲透膜系統對預處理的要求

                  反滲透原水的種類很多,有各種天然水、市政水和工業廢水等。作為一種純物理的脫鹽工藝,由于反滲透膜元件的結構、材質等條件的限制,反滲透系統對預處理有較高的要求。在工藝設計時,根據原水水質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取不同的預處理工藝,來保證反滲透進水水質合格,減少對反滲透膜的污堵、結垢,防止反滲透膜脫鹽率、產水率的降低,尤其是針對目前水資源匱乏、水質日趨惡化,選擇一個正確的預處理系統,將直接影響整個水處理系統的功能??偹苤?,反滲透系統運行失敗,多數情況是由于預處理系統功能不完善造成的。為了確保反滲透過程的正常進行,必須對原水進行嚴格的預處理。下面我們來大致了解下反滲透進水水質指標和相應的預處理工藝:

                  序號

                  項目

                  控制標準

                  相應的預處理工藝

                  1

                  溫度

                  1-45

                  換熱器

                  2

                  pH

                  2-11

                  投加酸、堿調節PH

                  3

                  SDI

                  5

                  多介質過濾器、超濾、微濾

                  4

                  濁度

                  0.2NTU

                  混凝沉淀、多介質過濾器、超濾、微濾

                  5

                  顆粒物質

                  5 μm

                  保安過濾器

                  6

                  油和脂

                  未檢出

                  核桃殼過濾器、吸油氈、氣浮

                  7

                  COD

                  1.5mg/L

                  混凝沉淀、生化法、活性炭過濾器、MBR

                  8

                  余氯

                  0.1mg/L

                  投加還原劑、活性炭過濾器

                  9

                  二氧化硅

                  濃水中不析出

                  石灰軟化、離子交換、適當提高水溫、專用阻垢劑

                  10

                  鐵、鋁及錳離子

                  0.05mg/L

                  曝氣氧化+錳砂過濾器

                  如果上述指標某一項或幾項不達標時,會導致反滲透系統出現結垢、金屬氧化物污染、膠體污染、有機物及微生物污染,降低反滲透系統的產水量及產水品質,增加運行能耗及成本,甚至會導致膜元件不可逆的物理、化學損傷。因此我們在前期工藝設計時,應當結合原水水質,選取有效的預處理工藝,保證后期反滲透系統的穩定運行。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問:如何對反滲透系統的儀表進行有效管理?

                  答:反滲透系統通過儀表可監控的常用數據主要分為:溫度、壓力、流量以及水質參數,日常的維護管理對于反滲透系統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首先要確認這些儀表是否安裝在合適的位置。如果發現安裝位置不恰當,應及時予以調整。第二,要確認現場儀表數值是否與控制室的顯示值一致,發現有誤差時應盡快予以糾正或更換。第三,要記錄測試儀器的校正日期,按照儀表廠家設定的校正周期,及時安排人員進行處置。第四,對于使用期限較長或反應較慢的儀表,應及時清洗或更換主要零部件。

                   查看東麗更多膜應用特訊,請點擊: http://www.goootech.com/temp/lxdl/1/index.htm

                     更多信息,請關注藍星東麗的全新網站;www.www.kopuz.net,或者加入微信:藍星東麗TBMC,時時享受精彩膜訊息: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1期:反滲透系統儀表校正

                   為了實現反滲透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有必要監控反滲透系統的各類運行參數,以確保這些參數在反滲透系統運行許可的范圍內。各類儀表在使用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故障,會影響我們獲取參數的準確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所使用的各類儀表定期做校正。那么,反滲透系統有哪些常用儀表?如何發現運行中的儀表需要校正?發現問題儀表后該如何進行校正呢?請參考以下內容:
                  1、 反滲透系統常用監控數據及常用儀表種類
                  反滲透系統通過儀表可監控的常用數據主要分為:溫度、壓力、流量以及水質參數等。
                  (1) 溫度:溫度表按測溫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一般的反滲透系統通常檢測進水的溫度,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對反滲透運行造成不利影響,通常反滲透系統的進水溫度范圍在1~45℃。
                  (2) 壓力:壓力檢測儀表根據使用方式可分為壓力傳感器和現場壓力表,主要用于檢測反滲透系統的各類泵前后壓力、膜系統的運行壓力(包括進膜壓力,各級/段的進水壓力、濃水壓力以及產水壓力等)、反滲透前保安過濾器的壓差、能量回收裝置的管道壓力等。壓力范圍則需要根據反滲透系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3) 流量:流量計有很多種類,反滲透系統常用的流量計主要有電磁流量計、渦輪流量計、轉子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主要用于監測反滲透系統的進水、產水及濃水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4) 水質參數監控儀表主要有:在線SDI、濁度儀、ORP儀、余氯儀、電導率儀、pH計以及其他種類的監控儀表。在線監控儀表的準確與否是確保進水水質突變時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并調整系統運行參數的關鍵。水質監控儀表主要用于進水水質監控、產水水質(主要是電導率)監控等。
                  2、 如何發現運行中的儀表需要校正
                  一般反滲透系統調試階段,各類儀表都會經過專業人士的校正,可以達到使用要求,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由于各種原因,儀表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測量偏差,嚴重的會影響到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在運行中發現儀表故障尤為重要。在以下情況中,需要考慮儀表校正:
                  (1) 在線水質監控儀表在使用過程中監控到突變,經檢驗并非進水條件發生突變的;
                  (2) 在線壓力儀表突變且經過排除并沒有由于運行原因造成壓力波動的原因的;
                  (3) 流量計流量發生波動,且可以排除設備出現流量變化的;
                  (4) 現場儀表(不能上傳到中控室的),需要定期巡檢,發現突變或沒有示數的。
                  3、 如何進行儀表校正
                  為了保證反滲透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除了在運行過程中進行監控以外,還需要對各類儀表制定完善的定期維護與校正計劃,確保各類儀表的運行誤差在許可的范圍內。各類儀表的校正需要專業人員按照相關手冊的要求進行,包括清洗,消毒,必要零部件的更換,操作參數的改變等,并且保留校正記錄。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問:濃水零排放系統選擇什么樣的反滲透膜?
                  答:濃水零排放系統的進水一般為一級RO系統的濃水,鹽分濃度相對較高,根據不同的水源特征,不僅有高濃度硬度成分,還可能含有高濃度有機物,COD指標大于100mg/L以上。因此,這類水的深度處理,必須要充分考慮水質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預處理工藝。如果硬度成分過高,建議先進行軟化處理,選擇抗污染反滲透膜或海水淡化反滲透膜(進水TDS>10,000mg/L時)。在系統設計時,必須優先選擇寬流道即34mil格網的膜元件,以保證進水水利條件和頻繁的化學清洗過程。

                  查看東麗更多膜應用特訊,請點擊: http://www.goootech.com/temp/lxdl/1/index.htm
                  更多信息,請關注藍星東麗的全新網站;www.www.kopuz.net,或者加入微信:藍星東麗TBMC,時時享受精彩膜訊息: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0期:反滲透系統污染的簡易判斷方法

                          在反滲透系統運行過程中,脫鹽率和產水量的下降是最常見的故障,膜元件進水流道的堵塞并伴隨著組件壓差的增加是另一類典型的故障。如果脫鹽率和產水量較平緩地下降,這就表明系統存在正常的污堵,它可以通過恰當和定期的化學清洗來解決。而快速或突然的性能下降表明系統有缺陷或誤操作,必須盡早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反滲透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問題,通過監視產水流量,鹽透過率(脫鹽率)以及反滲透膜組件的壓差,便可能被及早地發現。因此,我們建議操作人員記錄和檢查每一天的運行數據,并采取即時有效的對策,糾正和解決存在的錯誤和問題,以防止系統發生重大事故。要求對產水流量和脫鹽率的數值進行標準化,以便于對系統的性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膜污染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它不但會造成系統的產水量降低,脫鹽率下降,同時會增加系統操作壓力,間接造成運行成本增加。常見的膜污染物包括有機物/膠體污染,微生物污染,無機結垢污染等。通過目測膜元件的外觀和稱重可以得出有關污堵或結垢故障的信息,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快速判斷污染物類型,以便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有機物/膠體污染:進水中有機物吸附在元件膜表面,會造成通量的損失,常發生在系統第一段,造成產水量下降,一段壓差增加,打開一段膜殼進水側,會發現膜元件端面有粘稠狀污染物。

                          微生物污染:常發生在系統第一段,造成產水量下降,脫鹽率下降,一段壓差增加,打開一段膜殼進水側檢查,會發現粘稠狀污染物,并伴有腥臭味。生物污堵嚴重時會引起膜系統前段壓降的顯著增加,對進水水流產生極高的阻力,容易造成膜元件進水端產生望遠鏡現象,而在濃水端發生格網沖出現象。

                          絮凝劑/阻垢劑污染:當聚合有機阻垢劑與多價陽離子如鋁或殘留聚合陽離子絮凝劑相遇時,將會形成膠狀沉淀,嚴重污染前段的膜元件。常發生在系統第一段,造成產水量下降,一段壓差增加,對于聚鋁類污染,保安過濾器濾芯以及膜端面上會存在黃色。

                          無機垢類污染:結垢是微溶或難溶鹽類的沉淀或沉積的水化學問題,一般出現在未設置恰當的預處理而且回收率偏高的系統。結垢常發生在系統的最后一段,造成壓差增加,產水量下降。打開二段膜殼會發現有大量結晶物沉積在膜殼適配器以及膜元件上。

                  由于污染物種類較多,本文僅介紹了幾種常見易辨別的污染物,針對復雜的污染物,可以聯系相應的檢測機構進行分析,尋找解決方案。

                               膜端面生物污染                                       適配器表面結垢

                   

                   

                             適配器表面有機物/膠體             膜元件高壓差致使格網沖出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反滲透系統停機時的注意事項?

                  RO膜元件是以連續運行為前提而設計的,當然,由于運行管理的原因,停機/再啟動是必要的。為了維護RO膜元件的性能,正確的停機方法和重啟運行同等重要。停機操作不正確,有可能導致RO膜或膜元件的破損。

                  停止運行時,請確認以下項目是否正確地實施。

                  1)反滲透系統的運行管理應盡量減少系統的停機頻率;

                  2)停機的操作步驟是否滿足膜技術手冊的相關要求;

                  3)高壓泵停止運行前,是否有盡量降低操作壓力的措施;

                  4)是否已經控制了濃水流量,從而不會發生流量過低的現象;

                  5)在系統停止運行前,壓力損失不會超出其上限條件,2 bar;

                  6)高壓泵停止后,是否進行了低壓水沖洗及沖洗的時間和流量是否足夠;

                  7)產水側是否有背壓殘留(0.5bar以上的);

                  8)所有的閥門是否已經處在適當的位置,等。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9期:RO系統停機保存方法

                  反滲透系統投運后由于生產計劃原因會遇到停機的狀態,停機情況下對膜系統的處置會影響到膜元件的性能及壽命。以下將介紹常見的幾種停機保存方法。


                  一 停機維護的注意事項:
                  1. 關機前,需要使用處理過的反滲透產品水沖洗系統;
                  2. 膜元件需始終保持濕潤狀態;
                  3. 為防止細菌在壓力容器內滋生,要進行消毒處理;
                  4. 由于運行會導致膜元件污染,建議保存之前需要進行化學清洗,減少因停機造成污染的擴大以及細菌生長的速度;
                  5. 壓力容器內膜元件保存時的條件:溫度范圍5~35℃;pH:3~8.5;
                  6. 保存液推薦采用酸性的亞硫酸氫鈉(SBS)溶液。配置保存液的水中必須保證不能含有殘留的游離氯或其他氧化劑。


                  二  停機的次序:
                  1. 正確的停機是保持膜元件性能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通過避免過高的進水/濃水流量(導致過大的壓降)、水力沖擊(虹吸現象可能造成的)或者壓力降低速度過快對膜元件的損傷非常重要。強烈建議盡量減少系統的停機頻率。
                  2. 進水閥門和濃水閥門的關閉次序
                  系統設置需與啟動時相反;注意不超過壓差0.2MPa的限值;產水背壓限值0.05MPa;


                  三  短期停機:
                  短期停機是指RO 裝置停機時間大于一天,但少于4 天,RO 膜元件仍裝在系統中。
                  操作方法:
                  1.用沖洗水沖洗RO系統,同時排出系統中的空氣。 
                         沖洗水溫度: 5 – 35℃       
                         pH 范圍: 3 – 8.5                      
                         海水RO 系統 : 經過預處理的進水(不含余氯)                              
                         苦咸水RO 系統 : RO產水(不含任何化學品)  
                  2. 當壓力容器被充滿后,關閉閥門。
                  3. 每24小時重復沖洗1~2小時。
                      特別注意:在沖洗時,不要超出背壓限值(0.5 kg/cm2);打開產水側閥門是比較好的防止背壓的方法。

                  四  長期停機
                      長期停機是指 RO 裝置停止運行的時間大于4 天,而且膜元件仍裝在系統中。
                  按照如下步驟準備每臺 RO 裝置的停機工作:
                      1.定期沖洗
                             沖洗水溫度:    5 – 35℃    
                            pH 范圍:       3 – 8.5    
                            海水RO 系統 : 經過預處理的進水(不含余氯)               
                            苦咸水RO 系統 : RO產水(不含任何化學品) 
                            每48小時重復沖洗2小時以上。
                  2.用SBS溶液保存(如果情況1的條件不具備)
                  (1)用RO產水沖洗RO裝置
                  (2)用500 – 1000 mg/l SBS 溶液沖洗(通過循環)
                  (3)當RO 裝置已經被此溶液灌滿(務必確認已經完全灌滿),關閉所有閥門將此
                  (4)溶液保存在RO 裝置中。
                  (5)請用新配置的溶液重復步驟(1)和(2)。           

                  特別注意:
                  1)在沖洗時,不要超出背壓限值(0.5 kg/cm2);打開產水側閥門是比較好的防止背壓的方法。
                  2) 如果溫度低于27°C,每30 天更換一次。
                  3) 如果溫度高于27°C,每15天更換一次。
                  4) 在任何時間,應確保保護液的pH值在3以上。通常建議每周~每半個月復測一次pH;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能否在全膜法系統中設置一個共用化學清洗系統?
                  答:我們不推薦使用。理由如下:
                  1) 預處理使用的超微濾膜材料與反滲透膜不同,其相應的化學清洗藥劑也不一樣,容易引起操作失誤而使膜性能受到損傷;
                  2) 一般來講,超微濾膜主要采用次氯酸鈉進行化學清洗,而所有的聚酰胺復合膜,活性氯均會氧化膜表面,引起膜元件脫鹽性能的下降;
                  3) 超微濾膜及反滲透膜的清洗水來源不一樣,復雜的管路及操作不慎很容易對膜系統造成污堵和性能損傷。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8期:反滲透膜清洗系統的設計指南

                  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反滲透膜元件會受到無機鹽垢、微生物、膠體顆粒和不溶性有機物質的污染,繼而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標準化壓差上升15%
                  -標準化產水量降低10%以上
                  -標準化透鹽率增加5%以上
                  當系統出現這些情況時,一般就會認為系統需要進行膜元件的清洗。


                  由于清洗液pH值范圍可能在1~13之間,因此清洗系統應采用耐腐材料建造,典型的清洗系統流程圖如下:

                  下面介紹清洗系統中最主要的清洗水箱和清洗水泵的設計方法


                  (1)清洗水箱的設計:
                  清洗水箱大小=所有壓力容器的體積+清洗液循環管路的體積+溢流裕度, 根據長期的計算驗證,最終可簡化為根據膜支數以及污染程度來確定清洗水箱的大小
                  ① 對于一般污染情況:每支4040膜元件需配置10升清洗液,每支8080膜元件需配置40升清洗液;
                  ②對于嚴重污染情況:每支4040膜元件需配置15升清洗液,每支8080膜元件需配置60升清洗液。


                  (2)清洗水泵的設計
                  A、流量
                  ①對于一般污染情況:每支4英寸壓力容器1.5 m³/h,每支8英寸壓力容器6 m³/h;
                  ②對于嚴重污染情況:每支4英寸壓力容器2.2 m³/h,每支8英寸壓力容器9 m³/h。
                  B、壓力
                  泵的揚程范圍為10m~20m,其壓力僅需達到足以補充進水至濃水的壓力損失即可,不會產生明顯的滲透產水,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低污垢再次沉淀到膜表面
                  案例:比如一套10支壓力容器,每支含6芯8英寸膜元件的系統
                  清洗水箱大小為40×10×6/1000=2.4m3,考慮一定的溢流裕度,所以應選擇2.5 m3的耐腐蝕水箱作為清洗水箱。
                  清洗水泵流量為6×10=60m³/h,壓力為10m~20m。清洗水泵的材質至少是316不銹鋼或非金屬聚酯復合材料。

                   

                  注意事項:
                  -為清洗溶液提供獨立的回水管,在整個清洗期間,產品水回流到清洗水箱中;
                  -清洗水箱的設計必須能夠充分排水;
                  -清洗和產水回流管的末端應該浸沒在清洗容器內的溶液中,以避免形成泡沫;
                  -使用過的清洗溶液在排出之前必須進行中和或處理,要考慮當地對化學物質排放的有關規定;
                  -工作中采用化學物質時,要遵守相應的安全規定,配戴眼睛防護罩、防護帽、防護手套、防護服以及橡膠圍裙等。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為什么建議反滲透膜系統進行部分膜元件更換?
                  答:膜的使用壽命取決于膜的化學穩定性、膜元件的物理強度、清洗恢復性、進水水源、預處理、清洗頻率、操作管理水平等,一般為3-5年。當反滲透膜系統出現性能下降,依靠常規的化學清洗已經不能恢復時,就需要確定造成性能下降的原因。系統性能降低可能是膜元件的均勻變化,也有可能局限于前端或末端的少數幾個膜元件,它可能是整個系統每個壓力容器的故障,也可能僅限于幾個壓力容器。

                  通常,污堵(包括微生物、有機物或者顆粒物質)和氧化發生在前端的膜元件;而結垢和背壓發生在后端的膜元件。當發生相應的故障情況,這部分膜元件的性能相比同系統其它膜元件要更差,化學清洗之后的性能恢復更為困難;膜系統的性能將會隨著這部分膜元件的更換而有較大的改善。
                  我們在RO膜使用業績的跟蹤調查中發現有些項目發生污堵/結垢氧化故障時,其初期的性能還能滿足用水要求,因此用戶沒有進行針對性更換。但隨著運行周期延長,膜系統性能(產水量和系統脫鹽率)越來越差,其下降的速率遠大于膜的自然衰減。所以,當發生氧化/污染/結垢故障的情況下,應及早對性能較差的部分膜元件進行更換,可以有效避免系統性能大幅下降的風險。

                  另外,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對一些大型反滲透項目引入更為先進的年更換率的概念,即定期對膜系統進行分析診斷,找到需要更換的膜元件位置,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容易發生性能變化的前端膜元件實施更換。這樣的話在保持水質長期穩定的同時延長使用壽命,還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從商務上來講,部分更換的流程及周期也更為簡便。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7期:反滲透膜元件的更換

                      當反滲透膜元件發生了氧化、背壓和機械性等不可恢復性的損壞,或者隨著使用年限增長產生性能的自然衰減時,反滲透系統通過在線、甚至離線的化學清洗仍無法滿足系統的脫鹽率和產水量的要求,我們認為就需要進行膜元件的更換。
                      通過對反滲透膜進行性能評價,可以確定一個經濟安全的膜元件更換方案。反滲透膜元件的性能評價可以通過在線的探針或離線的平臺測試來確認系統中每一支膜元件的性能現狀。
                      通常一個水處理系統的更換計劃會在3~5年內完成,每一年可以通過性能評價來確定更換部分膜元件,以保證水處理系統優異的性能表現。如果不是進行逐年的更換,而是選擇在3~5年后進行全部更換,雖然更換的膜元件數量一致,但對于每一年系統的維護可能會花費更多的藥劑與其他成本。所以我們推薦水處理系統進行每一年的部分更換計劃。

                   

                  如果有足夠多的新的膜元件可供替換,第一種方案肯定是最佳的選擇;第二和第三種方案相對來說比較經濟與安全,盡管新舊膜元件之間存在著壓力降的不同,但是如果系統流量保持平衡,對整個系統不會產生不利影響;采用第四種方案的情況下,使用舊膜元件的壓力容器比使用新膜元件的壓力降較高,因此每次調整之后舊膜元件的回收率會比正常情況下高,這樣可能會導致新問題的出現,如新膜元件容易污堵。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如何理解及時或頻繁的化學清洗會降低膜系統的運行成本?
                      在RO項目的運行過程中,污堵或結垢會造成反滲透系統壓差上升,如果不及時清洗,就會造成脫鹽率降低以及產水量下降,而當壓差上升到一定的程度,還會造成反滲透膜元件格網沖出、玻璃鋼外殼破損等無法挽回的損失。一般建議及時對反滲透系統進行化學清洗,而通常的矛盾在于因為提高化學清洗頻率會造成化學清洗成本增加。其實有一個容易被業主忽略的地方,那就是當系統壓差上升時,會額外造成高壓泵的電耗。
                  通過比較不同清洗頻率下的藥劑成本和電耗成本,我們可以發現在系統的總運行成本中,藥劑成本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約占20-30分之一),所以相比較電耗成本的增加,適當的化學清洗非但不會導致運行成本的上升,還可以防止系統性能的下降,還能有效的減少能耗投資。所以應該科學的進行化學清洗,而在一些更加惡劣進水條件的項目中,不僅需要合理的清洗周期,而且應該使用強化清洗的方法,及時幫助系統恢復狀態,更加安全可靠的運行。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6期:低溫對RO系統的影響及應對方法

                   1.    低溫對RO系統性能的影響

                  溫度的變化對RO膜性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水通量和脫鹽率兩個方面;

                  常規時溫度每變化1度,產水量改變約3%,這主要是因為水的粘度變化造成,(更高的水溫)低的水粘度更利于水流透過膜,即:水通量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低。同時,水溫的降低將使得系統的脫鹽率升高(膜元件類型不同,升高幅度不同),這意味著產水水質的提高。

                  注:以上討論溫度對膜系統的影響都是指在相同操作條件下,即:在相同的原水含鹽量、PH、系統操作壓力及回收率等。

                  2.    如何避免低溫對RO系統的影響

                  根據以上,低溫對RO系統的影響主要是水通量降低引起的系統出力的不足。那么該如何避免呢?常規來講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    提高原水水溫

                  既然低的水溫造成RO系統水通量的降低,那么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原水水溫。最常見的做法是通過在管道(如:使用板式換熱器等)或在預處理水箱(如:使用蒸汽盤管加熱等)對原水進行加熱。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水處理系統廠區或附近存在熱源的情況。

                  對原水的加熱應注意加熱點位置的選取,現實工程中經常遇到由于預處理流程長或RO系統前序水箱置于室外等原因造成加熱的原水水溫再次降低的情況。

                  2)    通過提高系統操作壓力來彌補系統產水的不足

                  由于RO膜系統的水通量隨著操作壓力的升高而升高,故在冬季水溫過低時,可以通過提高高壓泵的操作壓力來提高系統產水量。建議使用變頻泵,通過調節泵電機的轉速來達到保證RO系統在不同溫度下出力平衡的目的。

                  使用變頻泵其他的優點還包括:節能、增加系統操作彈性及系統軟啟動等。

                  3)    使用低壓(大通量)RO膜元件

                  長期通過增加系統操作壓力來平衡系統產水必然將增加系統能耗,此時可通過選用低壓(大通量)RO膜元件來降低系統操作壓力,同時也避免RO系統長期在超高壓甚至是極限壓力下運行。目前東麗已經研發出超低壓和極超低壓系列RO膜元件,可以在較低的操作壓力下,如測試壓力0.69Mpa,即可達到較高的產水量(具體請參見《東麗膜技術手冊》)。

                  值得注意的是RO系統的設計應該綜合考慮系統運行的溫度范圍,在充分考慮低溫因素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在高溫情況下系統性能的變化,如:很多系統在夏季由于水溫的升高會出現膜通量(系統出力)增大,脫鹽率下降等現象。此時則應該根據終端用戶對產水水量和水質的要求對系統做出調整,如:某些大型海水淡化系統為保證在夏季高溫時任然獲得高的產水水質,選擇屏蔽掉一部分膜組件運行等。

                  3.    低溫條件下RO膜的保存

                  RO膜的保存應避免凍結。一旦膜元件結凍,將有可能對膜元件的性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另,對于未拆封新膜元件,如果環境溫度有可能降至0 °C以下,請用隔熱材料覆蓋包裝箱或者提高儲存室的溫度。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化學清洗時,如何選擇清洗程序及判斷清洗的有效性?

                  在清洗之前確定膜表面污垢的類型是非常重要的。最好的方法是對SDI測試膜片上的殘留物進行化學分析。如果沒有條件進行化學分析,可以根據SDI測試膜片上的殘留物顏色、粘稠度等污垢進行區分判斷。例如,生物污垢或有機污垢除了有氣味外,通常還呈現粘稠狀;褐色的殘留物一般為鐵污垢;白色或米色殘留物則可能是硅、鈣垢等。

                  當確定了膜表面的污染物類型后,就可以選擇相應的清洗程序。如果確定污垢為有機物或微生物,建議使用堿性清洗方法;如果確定污垢為鐵鹽或者鈣垢,可以采用檸檬酸或鹽酸清洗。

                  正常情況下按照上述程序清洗后會得到較好的效果,如膜系統的壓差應該減小到初始值,產水流量和脫鹽率可以得到恢復。如果清洗之后系統的性能沒有得到足夠的改善,那么建議采用另外的推薦方法。有些污垢是綜合性的,需要采用幾種連續的清洗方法。交替使用幾種化學清洗方法比單獨使用一種清洗方法更加有效。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5期:及時的化學清洗是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必要條件

                   反滲透系統會隨著使用周期的延長逐漸出現污堵:諸如壓力的上升,壓差的上升,產水水質的惡化-脫鹽率下降,以及產水流量的下降等。反滲透系統的性能需要依靠化學清洗來恢復。因此化學清洗的效果直接影響到膜元件本身性能的恢復以及能否長期有效滿足運行條件。而影響清洗的效果取決于清洗方法的選擇。

                          膜系統清洗時機的選擇(均與初始運行狀況進行比較)

                  l  系統某段的進水和濃水的壓差上升到初始壓差值的150

                  l  標準化的產水量降低了10%

                  l  標準化的鹽透率增加了20%

                  一般采用下列步驟來判斷清洗的方法:

                      1   判斷污染物種類;

                      2   依據性能表現判斷污染程度;

                      3   采取有針對性的清洗方法:包括清洗藥劑,清洗液濃度,清洗液溫度,清洗的時間等等;

                   

                    需要特別注意的事

                    1 滿足上述任意一項化學清洗條件即需要進行清洗。及時的清洗有助于膜系統穩定運行,并能降低運行成本。

                        避免污染過重造成膜元件不可逆損傷。

                    2 詳細記錄每次清洗的方法,清洗條件以及清洗前后的運行數據。(常規清洗方法及藥劑選擇可參考東麗技術手冊)

                        包括清洗水溫,清洗藥劑濃度,pH控制,循環浸泡時間;

                        清洗前后的各段壓差,水量,產水水質變化。

                        針對性藥劑的選擇建議通過水質分析進行判斷。

                        冬季時,清洗液加溫系統的有效性也會影響清洗的效果,建議采用加溫速度快的方式,避免沖洗時水溫溫差過大,無法連續沖洗。

                      3 清洗時進膜壓力建議不超過0.2MPa;

                      4 化學清洗后的沖洗步驟比較重要,將影響清洗效果;

                        建議沖洗要完全。即膜裝置濃水排放口的電導不超過清洗水電導的1.5倍或近似相同即沖洗完成。

                        注意沖洗水的水溫與清洗水溫不要過大。建議溫差低于5攝氏度,避免二次污染。

                     5 化學清洗完成后必須對清洗系統進行沖洗;

                        沖洗的效果參考第4點中所述:檢測電導值。由于大部分系統的清洗裝置是UF和RO共用,尤其需要注意氧化性藥劑泄露。

                     6 建議堿洗后進行一遍酸洗,可有效提高產水水質;

                        對于二段無機結垢,建議先進行酸洗,再堿洗。避免結垢物因沖洗劃傷膜表面,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損傷。

                      7 苛刻條件(非常規污染物)的清洗建議提前咨詢TBMC技術部門.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高水溫對水處理膜系統的運行會產生什么影響?

                  答:水溫升高,粘度降低,即使運行壓力降低,壓力容器內前端膜元件的產水量偏大,而末端膜元件的膜面流速比低溫時還要低,因此,在高水溫下運行的系統,前后膜元件通量分布的不均勻性會比低溫運行時更加明顯。即系統前端的膜元件通量更高,系統末端的膜元件通量更低。

                  我們已經知道,高水溫會造成系統中前端和后端膜元件通量分布的不均,這樣的產水分布會造成前端膜元件加速污染,當膜元件被污染后,系統壓差上升,會造成更不均勻的產水分布,繼而引起更多的污染和更大的壓差。

                  同樣的道理,在相同溫度的運行條件下,超低壓膜元件會比低壓膜元件更易造成系統通量分布的不均勻性,導致污染加劇的惡性循環,所以在較為惡劣的水質條件下,不適宜使用超低壓膜元件。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4期:高水溫條件下的系統維護

                  夏天來了,越來越熱啦!反滲透膜是不是跟環保達人們一樣怕熱呢?這次咱們就來探討一下水溫上升會給膜系統維護帶來哪些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當水溫升高后,在一些恒流量運行的系統中,我們會發現系統脫鹽率有所下降。這是由于水溫升高導致粘度下降而使水通量上升,如果繼續保持恒流量運行,就會造成生產同樣流量的水所需操作壓力降低,操作壓力降低就會造成脫鹽率下降,后續脫鹽設備的再生周期也會同時縮短。要維持系統脫鹽率不變,就要采取恒壓運行,但此時產水量會有所上升,而且隨著溫度的上升,產水量會不斷增大。所以,在高水溫條件下,對于系統性能的維護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調節。

                  然而,高水溫對系統維護帶來的問題絕不僅僅是這些,更大的危險來自于微生物污染。夏天的水溫大多在15°~30℃,而這個溫度也是大多數細菌生長的適宜條件。隨著水溫上升,細菌代謝速率和生長速率都會相應提高。

                  微生物一旦進入RO系統,將借助RO濃水段濃縮的營養鹽而繁殖生長,甚至在產水段也能存活。在水溫較熱的環境中,微生物繁殖迅速,幾天之內便可在RO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層,致使RO系統進出水間壓差迅速加大,產水量與脫鹽率快速下降,同時產品水被污染。生物污染導致卷式組件膜片疊縮,業界稱之為“望遠鏡”現象。

                  當發生了微生物污染,就要及時采取措施,對系統進行化學清洗,推薦的清洗藥劑如下:

                   

                  污染物

                  首選化學清洗劑

                  清洗條件

                  備選化學清洗液

                  微生物

                  0.1%NaOH溶液+

                  0.025%Na-SDS

                  pH值:11-12

                  溫度<30℃

                  0.1%NaOH溶液+

                  1.0%Na4EDTA溶液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有沒有耐氧化的RO膜?

                  答:RO膜的耐氧化性能與膜材料有關。早期的醋酸纖維膜,能夠耐受一定濃度的進水余氯(0.1-0.7mg/L),但其反滲透基本性能即脫鹽率較低。目前常用的卷式反滲透膜元件,其表面分離功能層是交聯芳香族聚酰胺,具有優異的脫鹽性能。但聚酰胺材料本身容易受到余氯等氧化劑的影響,造成脫鹽率下降,透過水量增加。RO系統運行時要求進水中必須嚴格控制余氯等氧化劑含量。

                        近年,東麗公司利用自己獨特的亞納米精度的細孔徑控制技術,使細孔構造穩定化而不受周圍環境影響,擴大了藥品清洗的pH范圍(pH1-pH13),大幅改善了對微量余氯等氧化劑的耐久性,成功開發出高化學耐久性反滲透膜--拓夫系列。同時,東麗公司正在開發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相融合的新型反滲透膜,其最大程度繼承了有機膜的反滲透膜脫鹽和高產水的基本性能,又融入了無機膜材料對化學藥劑的耐久性。相信不久的將來,耐氧化RO膜的使用將成為現實。

                   

                   

                  還大海以蔚藍——藍星東麗與您共同保護海洋水環境  

                  2009年聯合國首次正式確定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希望世界各國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同時也借此審視全球性污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

                  中國擁有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陸架和6500多個島嶼,管轄海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但近些年頻繁發生的海洋污染事故、越來越惡化的海洋水環境,為我們敲響了保護海洋水環境的警鐘。

                  保護和開發賴以生存的水資源環境,膜技術正在發揮著非同尋常的作用。藍星東麗反滲透膜項目投資近6億元人民幣,產品已在中國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污水回用項目、飲用水制備等項目上成功投運,并且為石化、市政、電力、冶金、電子、醫藥等重要的工業、民生事業生產用水和污廢水再資源化做出了自身的貢獻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TBMC)是國內反滲透膜領域由央企成功消化并掌握核心技術的典范企業。TBMC引進全球領先技術,建成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的反滲透膜生產基地,是國內第一家真正擁有整套全球領先的全自動制膜卷膜技術的反滲透膜供應商。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3期:反滲透系統氧化事故的發生與預防

                  近期地下水污染、黃浦江死豬事件等,引起人們對于水環境的普遍憂思。對于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發達國家的做法是將廢水首先經過物化和生物降解,然后經反滲透膜處理后用高壓泵打入地下保持地下水位,或者打入水庫與天然水混合成為自來水的間接水源。而國內在保護水資源、凈化處理污染水源問題上,還有很長的路可走。為保障人們的安全用水,解決這些問題也已迫在眉睫。
                  近十年,反滲透膜產品已經大量用在地表水、中水、廢水處理及海水淡化、純水超純水制造領域。熟悉反滲透膜技術的人都知道,芳香聚酰胺反滲透膜極易被氧化劑氧化,因此預處理中若采用氧化工藝須注意配合采用相應的還原手段。同時不斷提升反滲透膜的抗氧化能力也成為膜廠家追求技術創新、提升膜元件性能的一個重要舉措。
                  氧化會導致反滲透膜元件性能不可恢復的大幅降低,主要表現是脫鹽率降低和產水量增加。為了保證系統的脫鹽率,通常只能更換膜元件。那么造成氧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預防發生氧化事故?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一)幾種常見氧化現象及其原因
                  1、余氯攻擊:含氯殺菌劑投加在系統進水中,經過預處理未完全消耗掉,進入反滲透系統。
                  2、微量余氯與來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Cu2+、Fe2+以及Al3+等在聚酰胺脫鹽層發生催化氧化反應。
                  3、水處理過程中使用了除余氯以外的氧化性殺菌劑,如二氧化氯、高錳酸鉀、臭氧、雙氧水等。殘余氧化劑進入到反滲透系統造成膜的氧化破壞。


                  (二)如何預防發生氧化?
                  1、確保反滲透進水中不含余氯:
                  a在反滲透進水管路中安裝在線ORP(氧化還原電位)儀表或余氯檢測儀表,通過投加還原劑如亞硫酸氫鈉,實時檢測確保進水中不含余氯。
                  b對于水源為達標排放廢水、系統以超濾作為預處理的,一般會采取加氯的方式控制超濾的微生物污染。這種運行狀況下應采用在線儀表和定期離線測定相結合的方式,檢測水中的余氯和ORP。
                  2.反滲透清洗系統應與超濾清洗系統分開,避免超濾系統的余氯泄漏到反滲透系統。
                  3.反滲透系統的殺菌工藝應選用異噻銼啉或DBNPA等非氧化殺菌劑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1. 問:有沒有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成功經驗?
                  隨著污水資源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反滲透系統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已成為我們必須面臨的一個難題。雖然膜廠家采取了改善膜片抗污染性及使用抗菌性流道材料等措施,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世界最大規模的膜法市政污水回用系統(科威特Sulaibiya, 320,000m3/d,2005年投運)中摸索出來的長期穩定運行經驗,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即高效的預處理包括有機物降解和殺菌,適當的化學清洗(注意pH和濃度),再加上沖擊性添加非氧化性殺菌劑的有機組合,有效地控制了反滲透系統中微生物生長和壓差上升,延長了反滲透系統的清洗周期和膜的使用壽命。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藍星東麗與您共同保護家園健康 環境清潔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在美國舉辦。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它推動了西方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當前,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地球環境問題中,水污染、海洋污染在中國的表現極為嚴重,頻繁出現的水源污染事故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障礙。隨著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這些問題對經濟增長、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約會越加嚴重,甚至危害到人們正常的生存。

                  保護環境重在一點一滴從自身做起。藍星東麗反滲透膜項目投資近8億元人民幣,其中1/3的資金用于環保。藍星東麗的產品也已廣泛投放在全國各大水處理項目中,為石化、市政、電力、冶金、電子、醫藥等重要的工業、民生事業生產用水和污廢水再資源化做出自身的貢獻。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TBMC)是國內反滲透膜領域由央企成功消化并掌握核心技術的典范企業。TBMC引進全球領先技術,建成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的反滲透膜生產基地,是國內第一家真正擁有整套全球領先的全自動制膜卷膜技術的反滲透膜供應商。藍星東麗致力于通過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卓越的技術服務,逐步培育和發展中國自主的膜技術和經驗,培養和擁有自己的膜專業高科技人才,為中國水資源安全、環境保護事業做貢獻。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2期:如何控制微生物污染

                  驚蟄過后,天氣漸暖,各地尤其南方溫度上升較快,大地一片春意融融。


                  在享受春天帶來的生活便利和美好感受的同時,環保達人們需要開始關注因高溫而滋生的微生物了,避免其對反滲透膜元件等造成污染而影響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膜表面的厭氧性硫酸還原菌                               膜表面的生物菌團
                      
                  微生物包括細菌、藻類,、真菌及其芽孢、孢子和病毒等,微生物在水中含量非常巨大,合適條件下可以在反滲透膜表面大量新陳代謝,形成微生物膜。


                  在反滲透膜的各種污染中,微生物污染是最為嚴重的,具有如下特點:
                  1. 微生物生長迅速,一旦膜表面出現細菌群落,很快會生成粘泥膜,造成系統進水壓力升高,、壓差增大,、產水量降低。一般首支膜污染較嚴重,膜面及流道污染會同時發生。


                  2. 微生物污染清洗困難,生物粘泥膜不溶于酸,難溶于堿,即使頻繁沖洗也不能被去除。
                         目前防止反滲透膜微生物污染的方法主要靠預處理階段降低可生化性有機物及殺菌。常規的殺菌方法包括加氯或次氯酸鹽、臭氧、紫外線等。也可利用DBNPA或異噻磋啉酮等非氧化性殺菌劑對反滲透系統進行沖擊式殺菌。
                        當反滲透系統發生微生物污染后,要及時進行殺菌以及化學清洗,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為防止微生物產生抗藥性,要不定期改變殺菌劑種類以及殺菌方式。

                   

                  【朱博士專欄:上期專題答疑】
                  問:在膜元件安裝時,能否使用洗滌劑作為潤滑液?
                  請采用甘油或經過合格預處理的水濕潤,不可使用其他任何物化性質不明的化學試劑或工業和民用洗滌劑等。因為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帶有正電荷。曾經有一個苦咸水淡化項目,反滲透膜初期性能出現異常下降,經確認在安裝時使用了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極有可能 與帶有負電荷的聚酰胺膜表面發生了化學反應,因而造成反滲透性能劣化。


                  保護母親河—藍星東麗與您共同維護水資源安全
                  每年的3月9日是中國保護母親河日?,F階段,大江大河、地下水水源生態環境質量日趨下降,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嚴重衰退。保護母親河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環境行動的重要一環。藍星東麗立身水環保領域,將通過不斷推進產品技術的創新發展,為水再資源化和循環利用做貢獻。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TBMC)是國內反滲透膜領域由央企成功消化并掌握核心技術的典范企業。TBMC引進全球領先技術,建成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的反滲透膜生產基地,是國內第一家真正擁有整套全球領先的全自動制膜卷膜技術的反滲透膜供應商。藍星東麗致力于通過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卓越的技術服務,逐步培育和發展中國自主的膜技術和經驗,培養和擁有自己的膜專業高科技人才,為中國水資源安全、環境保護事業做貢獻。
                  相關鏈接:中國共青團保護母親河專題頁面http://www.momriver.org/

                   

                •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期: 反滲透系統新膜投運注意事項

                  TBMC膜應用特訊 第1期:反滲透系統新膜投運注意事項

                  親愛的客戶, 您的系統是否要趕在農歷新年之前投運?您對于反滲透膜安裝運行是否有諸多疑問和困擾?為了保障您的RO系統順利投運,可參考以下步驟。

                  1.反滲透膜安裝前,您需要 需要確保:


                  1.1預處理系統調試完畢, SDI15≤5;


                  1.2加藥系統調試完畢,并投加正常;


                  1.3反滲透系統的管道、膜殼經合格的預處理產水沖洗,無顆粒、焊渣等雜質;


                  1.4反滲透膜殼無油脂類污染;


                  1.5系統的檢測儀表(壓力表,電導率儀,pH計,溫度計,ORP儀,流量計等)可正常使用。


                  2.按照使用說明完成反滲透膜元件安裝后,您需要盡快通水進行試運行:


                  2.1水質監測:每8小時或12小時檢測一次SDI15值及ORP儀讀數或余氯檢測,確保進水水質符合RO運行要求。


                  2.2運行參數調整:依據設計參數,調整產水量和回收率,同時對計量儀表(流量計和電導率儀等)進行校核。


                  3.系統穩定運行后1小時、24小時、48小時的運行數據(運行壓力、溫度、電導率、PH值、流量、時間等)是系統性能標準化的基礎,尤其單支膜殼的產水電導率是系統投運的重要參數,需要進行詳細記錄并長期保存。

                  具體操作說明請參考相關反滲透膜產品技術手冊。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TBMC)是國內反滲透膜領域由央企成功消化并掌握核心技術的典范企業。TBMC引進全球領先技術,建成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的反滲透膜生產基地,是國內第一家真正擁有整套全球領先的全自動制膜卷膜技術的反滲透膜供應商。藍星東麗致力于通過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卓越的技術服務,逐步培育和發展中國自主的膜技術和經驗,培養和擁有自己的膜專業高科技人才,為中國水資源安全、環境保護事業做貢獻。

                有人百度看片吗,另类区欧美制服区精品视频,亚洲无马砖区,天天做日日干

                      <form id="vd97b"></form>
                      <address id="vd97b"></address>